近日,某科研人员在某书上发文称今年(博士毕业第一年)拿到了4个项目,包括巨难的某基金项目,实现了项目大满贯。这一炫“富”行为迅速在科研圈引起了热议。
任何在科研圈的人应该都能体会到这一成就的巨大难度。别说4个项目了,单是某基金项目就是很多人迈不过去的坎。在很多大学中,有没有某基金项目是能不能上副教授或教授的硬性指标,没有某基金项目基本意味着评不上副教授或教授。
申请项目有成功自然也有失败,考虑得僧多粥少,往往是失败多于成功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2023年度报告显示,2023年资助面上项目20321项,资助率最低的是医学部13.22%,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2 879 项,资助率最低的是医学部12.29%。
博士毕业第一年就中了包括某基金项目的4个项目,实现了项目大满贯,确实是了不起的成就。不仅仅是拿到了项目,更意味着超高的命中率,几乎是一申请就中。也难怪该科研人员会兴奋得发文庆祝了。
这种超高的命中率,肯定是和其自身超强的实力、团队支持和优秀的平台等多重因素相关的。比如,一般人可能是得等到某委发通知了才知道申请结果,而有些人就提前知道了结果。
巨大的差异迅速引起了其他科研工作者的羡慕和热议。
也引起了我对一个问题的思考,那就是学术圈恩格尔系数是否越来越高了?
在科研日益集团化的情况下,普通科研工作者拿项目是越来越难了,特别是今年。遥想当年,普通教授拿973和863项目都是很常见的,而现在项目都得单位一把手等大佬牵头。普通的教授想拿到大项目的途径似乎都没有了。
而另一方面,如果你在某个圈子里,也许年纪轻轻就项目拿到手抽筋,如果你不在某个圈子里,即使院长这样级别的教授也可能揭不开锅。
科研项目应该怎么分配?是看是否解决问题?还是看团队实力?还是看亲疏远近?
最后希望能够一种更健康的科研生态:科研工作者们都能靠自己的技术,帮助他人解决问题,从而实现财富自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