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岩土工程领域的“顶流”期刊,Acta Geotechnica以高口碑+审稿快+国人友好的特点,成为众多学者心中的“白月光”。但为何有人轻松录用,有人反复踩坑?是创新性不足,还是“技术报告”式写作惹的祸? 我们用100+真实投稿案例,拆解从拒稿到录用的底层逻辑!
一、期刊速览:为什么它值得你“冲”?
- 期刊名:Acta Geotechnica
- 出版商:Springer Nature(背靠大树,质量保障)
- 领域:专注岩土工程,涵盖土力学、岩石力学、地质工程、环境岩土等,偏爱理论+实验+数值模拟深度融合的研究。
二、关键指标
- 影响因子(IF):5.6(2024年),近5年表现平稳,岩土领域TOP3!
- 中科院分区:大类工程技术1区,小类工程地质1区,非预警期刊,安全系数拉满!
- 年发文量:300-400篇(近年小幅增长,机会增多)。
- 自引率:14.3%,无“水刊”嫌疑。
- 国人占比:中国学者发文占比约25%-30%,友好度超高!
三、投稿避坑指南:这3大雷区,千万别踩!
1. 【拒稿重灾区:创新性不足】
- 典型案例:“基于已有模型+某工程应用”易被秒拒!
- 破解策略:在引言中明确对比已有方法,突出你的理论/算法/实验设计的独特贡献。
2. 【写作陷阱:像写技术报告】
- 审稿人吐槽:“数据堆砌无逻辑,讨论像流水账!”
- 救命技巧:用“问题-方法-验证-对比”框架串联全文,图表配解读性文字,拒绝“让数据自己说话”。
3. 【审稿周期:如何加速录用?】
- 平均周期:初审1-2周→一审2-3个月→录用4-6个月(修改1-2轮)。
- 加速秘诀:投稿时推荐2-3名小同行审稿人(非合作者/同单位),减少编辑匹配时间!
四、国人投稿优势与预警
【友好度分析】
- 中国作者占比近30%,但语言问题仍是硬伤(语法错误多、逻辑跳跃)。
- 润色必做:母语润色+附证明,成功率提升40%!
【预警风险】
- 自引率长期低于20%,无中科院预警记录,可放心投稿。
五、从投稿到录用:全流程拆解
1. 审稿流程:
- 编辑初审:侧重创新性+领域匹配度(1-2周)。
- 外审阶段:2-4名专家,意见往往细致到公式符号(2-3个月)。
- 修改建议:需逐条回复,补充实验/数据对比是高频要求。
2. 版面费(APC):€2390/$2990(可选开放获取,非强制)。
六、一句话总结
“理论深度+数据扎实+英语流畅”=录用通行证!
- 如果你的研究突破传统模型,或解决争议性难题,Acta Geotechnica就是你的舞台!
文末福利:关注后回复“意见回复信”,免费领取《SCI论文审稿意见回复模板》!
原创声明:本文由耐特译独家整理,禁止洗稿抄袭,转载需授权并注明来源。